風Feng_Yijing_Dao

風Feng_Yijing_Dao

🦋我宁愿能够欣赏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也不愿拥有自己无法欣赏的东西🦋
twitter
github
bilibili

雙鏈筆記比一般筆記的優點在哪裡

  • 前提:雙鏈和單鏈的粒度都能做到資訊塊這個級別,假設這邊的一般筆記是指不支援雙鏈的電子化及手帳形紙張化筆記#

  • 雙鏈筆記的優勢#

    • 1. 雙鏈能提供一種逆向思維的能力,即我可能在其他地方用到了一樣的資訊元,一般筆記時我可能意識不到,而雙鏈會自動提醒我,一般筆記時可能就因為我想不起這回事而直接略過,少了意外的驚喜感,這就是可追溯源頭的好處
      • 如下圖中的linked/Unlinked References
        • image-20211212230359704
    • 2. 在層級文件夾管理的基礎上,提供更加便捷自由的管理和書寫方式,即雙鏈及多層嵌套標籤,以下面兩張圖為例,那都是我的 Reading 頁面所產生的,而我所需要做的只是自由書寫而已,多層嵌套標籤的應用暫且不說
      • image-20211212231111606
      • image-20211212231023730
    • 3. 強大而精確的查詢搜索功能,能夠指定到關鍵詞頁面➡️關鍵詞塊,也就是聚合搜索,很多類 wiki 筆記軟體其實也能實現,但不夠優雅,懶得截圖說明了。
    • 4.強大的可視化及篩選呈現,以 org-roam 裡的為例,RoamResearch 的圖譜有億點點醜,其優點是一步步構建筆記與筆記之間聯繫時,更為便捷,重點強調一步步,因為每放入一張新的卡片都是需要經過思考去構建聯繫的,** 屬於整體性學習階段最後的擴展應用時,**平時的話可視化知識圖譜基本沒什麼大的作用
      • 下圖為 org-roam-ui 的美麗震撼的官方圖譜,我的就不在此提供了
        • image-20211212231614809
      • 下圖為 RoamResearch 插件實現的,比原生好看點的
        • image-20211212232446326
    • 5.最重要的點,不用擔心遺漏,書寫體驗極其絲滑,不必考慮分類的問題,而著眼於考慮應用場景的問題,使得標籤系統可以派上其他大用而不混淆
    • 6.可以提前定義好點邊關係,然後按點邊去書寫,連結自然產生,降低管理連結的時間,同時結合其他理念,像是 P.A.R.A 和 ZK 卡片盒,在 RoamResearch 中可以借用 discourse grahpy 插件實現,其他軟體暫未發現有該功能,上面第 2 點的兩張圖也是根據規則產生的
      • image-20211212231111606
      • image-20211212231023730
    • 7.提供了碎片化和資訊壓縮的便利,實現了雙向預覽,複利重用,可以通過最少的資訊量去展現,理解不能時可以隨時增加雙鏈去書寫新的內容擴展而不使得原文劇烈膨脹
    • 8.培養建立聯繫的思維,類似搭樂高積木一樣的樂趣,自底向上進行輸出的積累,輸出不再是一躍而就的事情,就好比這篇回答就有很多部分來源於我之前寫下來的體悟,引用重改後直接導出使用
    • 9.最主要的是,一次改動,處處生效,而不必手動挨個改,也不必擔心隨筆沒用,在該塊添加個標誌性的標籤,需要時就能找回它
    • ...
  • 雙鏈筆記的優勢,一般筆記是否也能實現??答案是肯定的。一般筆記也能做到,但有額外管理的麻煩#

    • 首先是索引表格的管理,每增加一部分內容,就需要手動建立對應的索引
    • 其次,搜索和攜帶的相對不便,一般筆記的搜索有賴於索引表格的建立和固定化擺放位置
    • 最後,是手動建立連結時的麻煩之處,還可能因為前期結構沒設好而導致一次變動,多處得跟著變更
    • 無法隨意書寫,因為隨意書寫就是無效的,無法為後續提供幫助,所以寫時需要斟酌並提前定好結構
    • ...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